50元一斤的宝宝挂面、三四百元一套的餐具……不少商品打上“婴幼儿、儿童专用”标签便身价倍增,一些产品价格远超合理范围,却并未体现出“专用”的特殊性,还加剧了育儿焦虑。
是什么让“婴幼儿专用”摇身一变身价翻倍?高价产品背后有哪些“消费陷阱”?“新华视点”记者展开调查。
贴上“专用”标签就卖高价
“孩子马上要吃辅食了,我特意选购了显示温度的餐具,显温勺50多元,保温碗299元。”家住广州市番禺区的吴女士为7个月的宝宝购买了各类辅食用品,在她看来,买给孩子就要选“专用”的,“分辨不了优劣,买贵的总没错。”
然而没过多久她发现,所谓的“显温勺”并不如宣传那样好用,勺子电池容量小,孩子吃饭慢,经常一顿饭没吃完勺子就没电了,充电还要把手柄卸下来。吴女士表示,“现在市面上婴幼儿用品花样多、价格贵,广告宣传得很好,实际花了钱才发现并不值。”
记者注意到,一些婴幼儿产品瞄准新手父母想为孩子提供最好产品的心态,价格远超普通产品,但实际功效却并无太大差异。
“普通的洗脸盆也就十来块钱,印上‘婴儿’两个字,价格就贵了不少。”在深圳某高校工作的周先生说。
记者在某购物网站看到,一款婴幼儿吹风机显示有“吹头发、吹屁屁”的功能,宣传页面显示“该款吹风机可以帮助宝宝改善湿疹、痱子等症状”,但有用户实测后发现,不同档位模式仅有温度区别。
除各类婴幼儿用品外,食品也是家长舍得花费重金投入的领域之一。
随着婴幼儿食品市场日益细分化,出现一些打着“婴幼儿”标签的高价食品。记者在某网购平台上看到一款“宝宝挂面”,产品名称标注为“蔬菜小面”,制作工艺为小麦粉添加3%的蔬菜粉,21元200克,约50元1斤。
婴幼儿用品价格的水涨船高加剧了育儿焦虑。“看着别人家晒的宝宝被养得像小公主、小王子,再看自己的宝宝,就会产生攀比心理,觉得不能对娃有愧。大人省吃俭用,也要尽最大努力给宝宝最好的。”长春宝妈刘楠说。
广州的白领李女士说,“身边很多朋友生孩子都比较晚,也舍得给孩子花钱,他们给小孩吃400多元一罐的奶粉,仿佛这才是标准,买低于这个价格的就是对不起孩子。”
有数据显示,“95后”家长母婴产品月支出占家庭月收入比例高达30%,倾向于为精细育儿观念买单。吉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严俊认为,一些商家为父母营造出产品“无可替代”的概念,年轻父母一不小心就会被各种广告宣传“收割”。
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王晓峰表示,当前社会“精致育儿”理念在年轻人中盛行,高标准、高价位的母婴装备成为“刚需”,进一步增加育儿成本,推高“育儿贵”的舆论氛围,加剧部分年轻人不敢生育、不想生育的心理。
价格“水涨船高”的背后
婴幼儿产品价格虚高现象背后,暴露出哪些问题?
广东省食品安全质量协会执行会长蔡高斯介绍,目前我国在婴幼儿配方食品、婴儿纸尿裤、婴儿奶嘴等领域出台多项相应的国家标准和办法,有助于提升婴幼儿产品质量、规避安全风险。然而,一些产品并非婴幼儿专用,却以“适宜婴幼儿”为卖点,制造出不少“伪需求”,实则宣传大于内容。
近日,号称“活性炭吸附异味、七层锁味盖、大容量一星期不用扔尿布”的尿布桶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备受追捧,电商平台价格约300元。购买了该产品的宝妈林丽认为,“婴儿尿布桶”并不如宣传的那么好用,隔味效果一般,且购买专门的垃圾袋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
她说,市面上很多婴幼儿用品宣传得“高大上”,听上去是“科技改变生活”,实际却多此一举,“家里每天都要倒垃圾,没必要把用过的尿不湿塞在垃圾桶里放一个星期。”
还有一些电商平台通过算法推荐和关键词植入的方式,营造产品为“婴幼儿专用”的假象。
记者在一家“母婴食品网店”看到,某品牌宝宝挂面号称“不加盐”“含多种微量元素”“容易吞咽”,但网络销售页面底端不显眼位置却标注了“本店产品是全年龄段皆可食用的普通食品,不是婴幼儿配方辅食”,客服也表示“该款挂面不是婴标”。
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柳春红表示,一些标注“儿童”甚至是“宝宝”的食物,包装看上去很可爱,价格比较高,但未必就是宝宝专用。建议家长看清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,不要被包装所迷惑。
此外记者调查发现,婴幼儿用品领域的某个产品突然成为“网红”,被众多母婴博主集体夸赞,背后可能与资本操作和媒介运营有关。
拥有10万粉丝的母婴博主“秦秦”告诉记者,经常有尿不湿、婴儿玩具商家主动联系自己,邀请推广产品。“他们会主动把产品寄来,要求拍摄一条软广告短视频,要有宝宝出镜使用,还要用口语化的表达说产品好用,发出来后会给500至1000元的报酬。”“秦秦”表示,有的产品自己从来没用过,但要根据品牌商要求夸赞其产品好用才能获取报酬。
事实上,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明确,以知识介绍、体验分享、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,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,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“广告”。
规范婴童消费理性科学育儿
随着育儿理念的提升,消费者对个性化、多样化婴幼儿用品的需求越来越多。受访专家呼吁,推动婴幼儿产品市场规范化发展,加大监管力度、规范商家行为。
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丁惠平表示,一些商家利用消费者的心理需求,通过提高婴幼儿用品和服务价格来获取更高利润,消费者应理性辨别,做好预算和规划、对比价格和质量,量力而行、无需攀比。
深圳市消费纠纷评审专家、北京市东元(深圳)律师事务所律师邓永提醒,市面上一些婴幼儿用品并非造型可爱、颜色鲜艳就是适合的,消费者在选购婴幼儿用品时,要关注产品或其包装上是否明示其执行相应产品标准,是否有规范的警示标识、标志和说明书等。
广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欧卫安表示,当前网络“种草”呈现多样化、隐匿化的特点,建议平台加大对婴幼儿产品“虚假种草”“虚假测评”短视频笔记的管理。
“要严打商家虚假宣传,加强源头监管。”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,要加大日常巡查监管力度,重点查处线上和线下的无证照经营、虚假夸大宣传等问题;组织开展对无厂名厂址、无执行标准、无合格证的“三无”产品的专项检查行动。
多位受访家长表示,购买婴幼儿专用食品用品体现了科学育儿的需求,建议通过培育行业龙头企业、加大抽查抽检力度、定期更新企业“红黑榜”等方式,进一步强化市场培育和质量提升,加强市场消费供给,让消费者有更多价格合理的优质产品可选。(胡林果、赵丹丹)
白内障的症状是什么 | 5点是什么时辰 | 八月十五什么星座 | 转移酶偏高是什么原因 | 粉红是什么意思 |
党参长什么样子 | gs什么意思 | 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吃什么药 | 34岁属什么的生肖 | 吃什么减肥 |
没字去掉三点水念什么 | 牙龈疼吃什么消炎药 | 唱歌有什么好处 | 霍家为什么娶郭晶晶 | b型血rh阳性是什么意思 |
大林木命忌讳什么颜色 | l代表什么单位 | 马上是什么意思 | 鱼头炖什么好吃 | 艾草长什么样子图片 |
垂体是什么hcv8jop7ns8r.cn | 牙上有黑渍是什么原因hcv8jop1ns4r.cn | 黄疸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hcv8jop3ns4r.cn | 小朋友流鼻血是什么原因helloaicloud.com | 神经官能症是什么hcv9jop6ns5r.cn |
一花一世界下一句是什么hcv8jop5ns0r.cn | 吃什么疏通血管最快hcv9jop2ns5r.cn | 循证是什么意思hcv8jop9ns8r.cn | AR什么意思hcv8jop4ns7r.cn | 锋字五行属什么hcv7jop7ns3r.cn |
芒果过敏吃什么药hcv8jop2ns9r.cn | 阴道是什么hcv9jop2ns4r.cn | 许莫氏结节是什么意思hcv8jop1ns9r.cn | hisense什么牌子mmeoe.com | 睚眦欲裂什么意思hcv8jop7ns7r.cn |
八月三十日是什么星座hcv8jop9ns9r.cn | 吃红薯有什么好处hcv9jop6ns6r.cn | 皮疹是什么样子的hcv8jop8ns0r.cn | 肚子疼发烧是什么病症hcv8jop7ns9r.cn | 老年痴呆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wmyky.com |